重慶市醫藥經貿學校 魯杰
指導教師:許可
中華經典詩歌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林中無比艷麗、永不凋謝的奇葩。——題記
詩歌,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言,有著數千年的歷史了。從小學到大學,我們接觸過的詩歌也不勝枚舉,從《詩經》中的“關關雎鳩,在河之州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”再到《唐詩三百首》中詩人孟浩然的“春眠不覺曉,處處聞啼鳥。夜來風雨聲,花落知多少。”中華詩歌博大精深、源遠流長,如璀璨的銀河,群星閃耀。
翻開一本樸素馨香的歷史書,呈現在眼前的是千百年來無數位名家的風云佳作,我不得不說,每一首詩都有著它的性格,它們承載著詩人的品性與冀望。有時,它們像一位清新脫俗、不同凡響的女子;如李延年的“北方有佳人,絕世而獨立。”有時像一位滿腔熱血、豪情萬丈的漢子;如辛棄疾的“想當年,金戈鐵馬,氣吞萬里如虎。”有時像一位飽經滄桑、看破紅塵的老人;如關漢卿的“南畝耕,東山臥,世態人情經歷多。閑將往事思量過,賢的是他,愚的是我,爭什么!”載一葉扁舟,讓我重游歷史的長河,感受詩歌的魅力,與詩同行!
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
采摘的菊花在東籬之下,悠然間,那遠處的南山印入眼簾。詩人陶淵明心中是如此的閑適,我佩服他“不為五斗米折腰”的氣節,我佩服他甘心退隱田園,超凡脫俗的灑脫,唯有“心遠地自偏”的精神境界,才會悠閑地在籬下采菊,抬頭見山,其實,人生的真正意義,不應該汲汲于名利,不應該被官場的齷齪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,而應該回到自然中去,去欣賞大自然的無限清新與生機勃勃,詩歌教會了我摒棄浮躁,回歸本心。
誰言寸草心,報得三春暉
誰說那短短的小草,能夠報答春天陽光送給的恩情呢?表達了詩人孟郊發自內心深處的情感:兒女們的心意,又怎么報答得了母親的恩情?從中教導我們要常懷一顆感恩的心,孝順父母,尊敬師長,關愛別人,報答社會。常言說得好:“百善孝為先。”這雖是一句俗語,卻把一些人批評得無地自容。“孝”是什么?著名作家畢淑敏告訴我們: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;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;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;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,一旦斷裂,永無連接。孝——做人的責任和根基。如果你不孝,你就不是一個“完整”的人。詩歌教會了我學會感恩,孝敬父母。
寶劍鋒從磨礪出,梅花香自苦寒來
朱熹在很早以前其實就已經告訴世人一個道理:寶劍經住了石頭的磨礪,才能造就銳利的劍鋒;梅花耐住了嚴冬的煎熬,方能成就沁人的芳香。漫漫人生之路,唯有經受得住苦痛的打磨,方能實現人生的精彩!“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”,成功之路不會一帆風順,我們無法選擇人生,但我們卻可以選擇以何種心態去面對。只要耐得住一時的苦痛折磨,信心不滅,勇氣不失,那么即使在最山窮水盡的絕境中,也能看到最美的風景!
如果生命是片苦海,便用勇氣的槳跋涉到成功的彼岸;如果生命是個蠶繭,便用堅強的翅膀劃出蝶變的美麗。只要你耐得痛苦,忍得寂寞,那么生活終將會把你打造成一柄鋒利的長劍,劍成破蒼穹!詩歌教會了我艱苦奮斗,勇往直前。
人生自古誰無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
赤膽忠心之美折戟沉沙,刀光劍影中,我仿佛看見了你——文天祥。“人生自古誰無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”的感嘆回蕩了整個伶仃。是亡國之恥,被俘之屈,喪家之辱,我看到的是你的赤膽忠心。掩!給他們一個完整的家;戰!冷酷的敵人就讓他們來吧;殺!給他們一個完美的詮釋;誓!千年的古道解不開你萬年的幽怨;亡!無數的將士孤注一擲,在此一搏!詩歌教會了我鞠躬盡瘁,死而后已。
回望現在,中國經典詩歌帶給我的太多太多,我深深地被那古色古香的文字,那有著獨特韻味的句子,那別具匠心的詩篇,飽含著豐富細膩的情感所吸引……從詩歌中收獲的人生哲理將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地自我消化,自我體會,使我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美的熏陶,它們將伴隨著我成長,將成為我人生的航標。